鋸片的側角是切削端面,主要有側前角及側后角,上切削副刀刃及下切削副刀刃組成,它們只要負責左右二端面切削及修正。一般為了效果副刀刃都取用0.75o不予大于1o,否則副刀刃切削時起到點切割作用。副刀刃不是起散熱作用而是切削作用,側后角一般宜取用3o,它對鋸片散熱及減輕切削力提高鋒利度起到關鍵作用,下切削刀刃除散熱外還付有減少阻力用途。
后角組成還有后刃角,后角大小決定鋸片使用壽命。后角一般不宜大于15o小于時鋸片耐用度提高。但過小時切削弧產生限切力,切前后角底端與切物頂死影響切削質量,后角大于18o時刀具鋒利不耐磨,使主刀刃在切削時降低切削沖擊力,尤其左右齒時特別注意。后刃角主要作用于主切削分量切割,解決切削阻力,均勻解決切削力分布,并視其切削物硬度,粗切削或精切削而定。后刃角一般在11o-13o夠為適宜。任何后角都要嚴格保持小徑跳,便于提高鋸片切削壽命。前角及刃前角。
前角是控制切削量,角度越大切削量越大,角度越小切削進給量越小,并根據粗切削或精薄切削而定。刃前角越大切削阻力越小,反之阻力越大刃前角越大僅起單邊切削。越小一邊主切削,另一邊仍可副切削,完全根據切削要求設計,建議一般控制在3o-6o。前角磨得好壞,也關鍵鋸片切削效果,一般自動機械在磨齒時受磨頭重壓,退刀時產生嚴重鈍角影響主刀刃鋒利度,液壓自動機它功能具備粗、精、研磨動作能解決克服上述問題。